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罗兰·巴特的神话学理论,大众文化通过其符号的表意机制,具有构建大众神话的功能。本文将该理论运用于流行电视节目的分析,认为《爸爸去哪》电视符号精心建构了关于"好爸爸"的当代神话。但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好爸爸"神话遭到解构,说明网络吐槽具有解构大众文化神话的深度功能。应辩证看待网络吐槽对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的解构,一方面它导致意义和声音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上的混乱或虚无主义。
推荐文章
大众文化的中国形态
大众文化
中国形态
性质
功能
杰姆逊与大众文化
杰姆逊
后现代主义
大众文化
意识形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网络吐槽解构大众文化神话的功能——以《爸爸去哪儿》为例
来源期刊 新闻与传播评论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神话 《爸爸去哪儿》 “好爸爸”神话 网络吐槽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3
页数 5页 分类号 G2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神话
《爸爸去哪儿》
“好爸爸”神话
网络吐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
年刊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1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