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犯罪隐语是隐语行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方言,它根植于社会的亚文化群体,反映了亚文化群体的语言习俗.本文简要分析了太原犯罪隐语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旨在探究其语言内部规律,为打击犯罪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辅助.
推荐文章
隐语的特点及其功能探微
隐喻
析字
谐音
人际功能
信息功能
元曲家隐语创作考论
隐语创作
元曲家
关系
知识产权犯罪成本问题研究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犯罪成本
知识产权法律意识
法律文化
当代老年人违法犯罪特点研究
老年人
违法
犯罪
特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原犯罪隐语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社会语言学 学科
关键词 太原 隐语行话 犯罪隐语 社会方言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变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7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500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文字应用系 9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原
隐语行话
犯罪隐语
社会方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社会语言学
半年刊
16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