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合成化学       
摘要:
六氯环三磷腈(1)分别与间苯二胺(2)和二苯氨基脲(3)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型的环磷腈类化合物——六间苯二胺环三磷腈(4)和六二苯氨基脲环三磷腈(5),其结构经1H NMR,31P NMR和IR表征.合成4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 7.2 mmol,n(2)∶n(1)=6.17,于70℃反应12 h,产率72.68%.合成5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 2.8 mmol,n(3)∶n(1)=6.10,于70℃反应12 h,产率46.57%.
推荐文章
新型腈基取代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酰胺
丙二腈
腈基取代吡啶类化合物
氧化铝固载氟化钾
催化
合成
新型苯并二氮卓类化合物的合成
Bischler-Napieralski关环
吡啶并苯并二氮卓
嘧啶并苯并二氮卓
氧化反应
酮羰基
合成
新型吡虫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吡虫啉
衍生化
药物合成
氮杂噢哢类化合物的合成
氮杂噢哢
合成
结构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环磷腈类化合物的合成
来源期刊 合成化学 学科
关键词 六氯环三磷腈 六间苯二胺环三磷腈 六二苯氨基脲环三磷腈 合成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23.7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5952/j.cnki.cjsc.1005-1511.2015.01.007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红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 47 485 13.0 21.0
2 李祝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 4 8 2.0 2.0
3 洪旭城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 3 8 2.0 2.0
4 朱中路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7)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六氯环三磷腈
六间苯二胺环三磷腈
六二苯氨基脲环三磷腈
合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成化学
月刊
1005-1511
51-1427/O6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