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保护未成年人不仅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司法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率先建立起"少年刑事合议庭"以来,我国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探索已走过30个年头。伴随着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发展,审判之外的相关配套制度越来越为高质量的审判所需要,并为社会所重视。然而,在既有的法律规范下,这类配套制度却出现了大面积的"空白",涉少民事案件的社会观护制度即为一例。事实上,由于通过社会观护制度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涉案未成年人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和受教育情况,对法官作出合法合理的裁判起到巨大的辅助作用,故这一最初适用于涉少刑事案件的制度,在涉少民事案件中也被逐渐借鉴运用,并受到了学界及实务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推荐文章
民事案件中少量字检验初探
民事案件
少量字
检验
浅析和谐社会中的法院调解制度
法院调解
公正
效率
合意
中立
浅谈涉矿民事案件中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和协调
矿产资源管理
行政权
司法权
冲突
民事抗诉制度历史沿革问题探讨
民事抗诉
历史沿革
比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社会观护制度在涉少民事案件中的应用——以上海法院少年法庭为例
来源期刊 司法改革论评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社会观 民事案件 上海法院 实务界人士 司法正义 社会调查报告 刑事案件 受教育情况 证人证言 社会进步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D926.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社会观
民事案件
上海法院
实务界人士
司法正义
社会调查报告
刑事案件
受教育情况
证人证言
社会进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司法改革论评
半年刊
32开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