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多发伤合并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浓度、肝肾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单纯多发伤组(n=20)、多发伤合并SIRs组(n=20)和BMSCs移植多发伤合并SIRs治疗组(n=20).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表面标记阳性细胞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6、IL-10、AST、ALT、AST、Cre浓度变化;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进行肺湿/干重比值(W/D)测定.结果 与单纯多发伤组比较,多发伤合并SIRs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0浓度明显增高(P<0.05);同时AST、ALT及肌酐浓度也明显增高(P<0.05),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明显,肺损伤加重(P<0.05).给予BMSCs治疗后,TNF-α、IL-6、AST、ALT及肌酐浓度降低(P<0.05),IL-10浓度也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肺损伤程度减轻(P<0.05).结论 多发伤合并SIRs时,血清中TNF-α、IL-6、IL-10、AST、ALT及肌酐浓度上调,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肺组织损伤加重;BM-SCs可以明显降低多发伤合并SIRs时血清中TNF-α、IL-6、AST、ALT及肌酐浓度,而不降低IL-10浓度,从而减轻肝、肾、肺脏的损伤.
推荐文章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形态观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恒磁场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恒磁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全骨髓贴壁法
诱导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治疗大鼠脑缺血的作用机制
脑缺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上清液
神经前体细胞
增殖
分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多发创伤合并SIRs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
来源期刊 中华全科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多发伤 炎症反应综合征 细胞因子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全科医学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6-1398,1479
页数 分类号 R64|R457.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池闯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 3 6 1.0 2.0
2 周蒙滔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 27 135 7.0 10.0
3 李德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外科 1 0 0.0 0.0
4 方军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外科 5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多发伤
炎症反应综合征
细胞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全科医学
月刊
1674-4152
11-5710/R
大16开
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26-20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8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979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