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灭鼠药按毒理学可大致分为3类:①神经毒性灭鼠药,②抗凝血灭鼠药③其他类型的灭鼠药,抗神经毒性灭鼠药毒力强,易造成二次中毒及环境污染,且无特效的解毒剂,现在已很少应用。而抗凝血灭鼠药主要靠破坏凝血机制灭鼠,毒力具有选择性,有特效解毒剂。因而抗凝血灭鼠药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的灭鼠药。溴敌隆、溴鼠灵属第二代抗凝血灭鼠药,它在保留了第一代基本基团(香豆素)的同时,末端的甲基被苯基取代,加大了亲酯性,使生物半衰期和毒性增加,从而赋予新的特征:①急性毒力高,且急、慢性毒力差不明显;②能有效杀灭第一代药物耐药鼠。溴鼠灵、溴敌隆通过抑制维生素K 一2,3环氧化物降解酶活性,从而抑制肝脏对维生素K 依耐性凝血因子Ⅱ、V、Ⅶ、Ⅸ、X的合成,引起出血。因其只影响新合成的凝血因子,但抗凝血灭鼠药不能阻止已活化的凝血因子作用的发挥,只有当体内的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耗竭后,才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第二代抗凝血灭鼠药在我国城市、农村广泛应用,,如小儿误服其毒饵者)可引起急性中毒,是基层医院急诊最常见的危重症,发现的迟早和抢救措施的合理与及时是影响抢救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就本院收治的1例该病的急诊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等常规凝血指标进行分析,并探讨抗凝血灭鼠药中毒经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凝血灭鼠药中毒的研究现状附一例病案报导
来源期刊 引文版:医药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抗凝血灭鼠药 中毒 研究现状
年,卷(期) 2015,(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7-217
页数 1页 分类号 R595.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玲玲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凝血灭鼠药
中毒
研究现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其它
1671-5675
50-9219/R
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8号上丁企业公园
出版文献量(篇)
12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