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食用型甘薯品种‘龙薯13号’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密度、栽插期、不同苗段和施肥量4个因素对‘龙薯13号’产量的影响,以期获得高产的最佳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密度、栽插期、不同苗段对甘薯产量有极显著影响,施肥量对甘薯产量有显著影响,适当提高密度(40005~49995株·hm-2)、提早栽插、采用茎蔓顶端苗和适当提高施用复合肥量(150~525 kg·hm-2)都能提高甘薯的产量。在中等地力水平条件下,当栽插密度为49995株·hm-2、7月18日栽插(生育期133 d)、采用顶端苗、施用进口复合肥525 kg·hm-2是最佳组合,能取得比其他组合更高的甘薯产量。
推荐文章
甘薯新品种龙薯10号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示范
甘薯新品种
龙薯10号
特性
栽培
紫色甘薯新品种龙津薯1号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紫色甘薯
龙津薯1号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薯新品种‘龙薯13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甘薯 ‘龙薯 13 号’ 正交试验 高产 栽培技术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468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31
字数 407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其茂 49 144 6.0 8.0
2 杨立明 64 222 8.0 11.0
3 黄艳霞 13 27 3.0 4.0
4 林子龙 22 46 4.0 5.0
5 陈根辉 19 67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0)
共引文献  (9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薯
‘龙薯 13 号’
正交试验
高产
栽培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学报
月刊
1008-0384
35-119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34-5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5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