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与超滤膜(UF)相结合,经微生物的富集形成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BPAC-UF)系统,以天津工业大学畔湖水模拟饮用水水源,考察了该工艺运行过程中对有机物及氨氮、硝氮和亚硝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投加PAC初期系统对有机物及氨氮的去除主要依靠活性炭的吸附及膜的截留作用.活性炭吸附饱和后,CODMn去除率逐渐降低,而氨氮的处理效果较差.系统运行30天左右,接触区形成生物粉末活性炭后,生物量明显增加,PAC基本转化成BPAC,系统对CODMn和氨氮的处理效果明显增加,其去除率分别达到75%和65%.
推荐文章
BPAC-UF组合工艺对微污染原水处理效果及膜污染控制
生物粉末活性炭
超滤膜
膜污染
微污染原水
组合工艺
BPAC-UF组合工艺去除微污染原水中嗅味物质的工艺条件优化
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
正交试验
嗅味物质
氨氮
跨膜压差
BPAC-UF对二级出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及膜污染缓解机制
抗生素抗性基因
生物粉末活性炭
超滤
膜污染
UF系统在农村净水厂中的应用及运行分析
农村饮水
UF系统
水厂建设
膜污染
TMP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PAC-UF组合工艺的净水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供水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 生物粉末活性炭 超滤膜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991.2
字数 24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353.2015.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岳琳 4 32 3.0 4.0
2 张子龙 2 4 1.0 2.0
3 庄园 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0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饮用水水源
生物粉末活性炭
超滤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供水技术
双月刊
1673-9353
12-1393/TU
16开
天津市和平区建设路54号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1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6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