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高分子骨架的构型设计,合成了12种具有不同侧链数量和长度的系列水溶性刷形聚硅氧烷.对系列产物溶液表面张力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侧链数量增大或长度增长,聚硅氧烷间相互作用均可增强,使分子可在更低浓度发生聚集.侧链数量增大,聚硅氧烷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能力增强.侧链长度增长,聚硅氧烷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能力先增强后减弱.分子量为1 500的聚醚与含氢量0.15 wt.%的硅油反应得到的产物溶液具有29.0 mN·m-1的最低表面张力.
推荐文章
双苯基七聚笼形倍半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双官能
笼形倍半硅氧烷
合成
表征
含氟聚硅氧烷应用进展
含氟聚硅氧烷
氟硅橡胶
氟硅涂料
氟硅离型剂
聚硅氧烷的研究进展
聚硅氧烷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本体聚合
乳液聚合
应用
水溶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硅丙树脂
绝缘漆
制备
合成
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溶性刷形聚硅氧烷的合成及表面张力
来源期刊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刷形聚硅氧烷 水溶性聚硅氧烷 聚集行为 硅氢加成 澄清溶液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与生命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1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8
字数 31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旭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7 10 2.0 3.0
2 陈景远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2 1.0 1.0
3 林晓胜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2 1.0 1.0
4 卢煜成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2 1.0 1.0
5 黄逸麟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2 1.0 1.0
6 周意君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98)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刷形聚硅氧烷
水溶性聚硅氧烷
聚集行为
硅氢加成
澄清溶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4229
44-1546/N
大16开
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广州大学行政东后座212室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5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