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移动智能终端凭借全新的体系结构、安全机制、丰富的传感设备及应用,在国内拥有近5亿台的市场.然而这些新特性却导致了比经典的攻击行为更复杂的新安全问题——移动智能终端隐蔽信道,泄漏用户隐私.针对Android移动智能终端这种新的复杂环境,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消除限制方法.本文将Android系统隐蔽信道分成基于共享资源的智能终端隐蔽信道和基于传感器设备的隐蔽信道两种基本模型,并深入研究传感器隐蔽信道的形成机理.通过对Android系统权限控制安全机制的分析,扩展权限控制机制的保护范围,设计和实现了基于权限控制机制的Android系统传感器隐蔽信道限制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在实际的隐蔽信道限制中能够达到限制效果.
推荐文章
一种新型可靠网络隐蔽信道的研究
IP时间隐蔽信道
网络时延抖动
编码机制
同步机制
发送算法
接收算法
基于Android权限机制的动态隐私保护模型
Android平台
隐私保护
权限提升攻击
细粒度权限
动态着色
组件间通信
一种基于RBAC的Web环境下信息系统权限控制方法
角色
权限控制
B/S结构
安全管理
基于SVM的敏感权限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
Android
敏感权限特征
恶意检测
SVM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基于权限控制机制的Android系统隐蔽信道限制方法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Android 隐蔽信道 权限控制机制 Android传感器 隐蔽信道限制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计算机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675
页数 分类号 TP39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5.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永吉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基础软件国家工程中心 31 403 12.0 19.0
3 武延军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总体部 35 178 7.0 11.0
7 吴敬征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总体部 7 27 3.0 5.0
11 罗天悦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总体部 2 0 0.0 0.0
12 武志飞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总体部 2 0 0.0 0.0
13 杨牧天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总体部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ndroid
隐蔽信道
权限控制机制
Android传感器
隐蔽信道限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6134
10-1131/N
大16开
北京玉泉路19号(甲)
82-58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2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