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 Bi(NO 3)3和 KI 为铋源和碘源,偕胺肟纤维为载体,通过液相合成制备出了纳米碘氧化铋/偕胺肟纤维(BiOI/AOCF)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 射线粉末衍射(XRD)、能谱(ED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电子能谱(XPS)和热重(TG)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BiOI 呈薄片状均匀分布于纤维表面,属于四方晶相.BiOI 以配位方式固载于偕胺肟纤维表面,BiOI/AOCF 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以罗丹明 B 为模拟污染物,考察 BiOI/AOCF 光催化性能,结果显示,纳米 BiOI/AOCF 展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重复使用结果表明,纳米 BiOI/AOCF 重复使用5次后对罗丹明 B 的降解率仍然可以达到97%.由于 BiOI/AOCF 具备制备简单、光催化性能优良、易于从降解体系中分离等优点,同时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纳米氧化锡/偕胺肟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
聚丙烯腈纤维
纳米氧化锡
复合纤维
抑菌性能
纳米硫化铜/偕胺肟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
聚丙烯腈纤维
偕胺肟基团
纳米硫化铜
复合纤维
制备
抑菌性能
二氧化硅负载碘氧化铋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性能研究
二氧化硅
碘氧化铋
光催化
甲基橙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纳米氧化锌
制备
光催化
降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碘氧化铋/偕胺肟纤维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液相合成 碘氧化铋/偕胺肟纤维 光催化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与材料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1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3.3
字数 192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庭先 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74 484 12.0 18.0
2 吴之传 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79 536 13.0 18.0
3 戴军森 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2 4 1.0 2.0
4 胥佳斌 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6 6 1.0 2.0
5 褚伟 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5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液相合成
碘氧化铋/偕胺肟纤维
光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0977
34-1318/N
大16开
安徽省芜湖市赭山东路8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98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