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建立兔颈总动脉旁路移植的动物模型,比较建立各种动物模型的手术结果.方法 将36例兔分为:P1组、P2组、C组,三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建立兔颈总动脉旁路移植模型.P1组:将2~3 cm长的颈外静脉远近端倒转后端侧吻合移植至同侧颈总动脉上,结扎两吻合口间的颈总动脉.P2组:与P1组不同的是动脉离断后与倒置的静脉行端端连续吻合.C组:将同样长度的颈内静脉倒置后应用cuff管技术移植于颈总动脉.比较三组血管吻合技术的手术时间、吻合口术后即刻及4周时的通畅率,4周后静脉桥血管内,中膜增生情况.结果 三种实验动物均无死亡.P1、2组动物手术时间相当,但较C组手术时间长(P<0.05).三组手术中出血量相当(P>0.05).Cuff技术制作的动静脉吻合口,大小相对固定,不容易形成手术技术的吻合口狭窄;缝合法,技术要求较高,缝合不当、打结过紧可直接导致吻合口狭窄,以端端吻合的狭窄率最高.4周后缝合法比cuff技术的吻合口管壁增生更加明显,吻合口发生狭窄的比率升高,cuff技术与端端吻合差异明显(P<0.05).静脉桥血管体部的内膜及中膜增生程度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uff技术制作兔颈总动旁路移植模型容易掌握,吻合口不易狭窄,适用于研究静脉桥血管体的病例生理变化.而缝合法手术要求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高,但更近于临床,对研究吻合口狭窄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利用兔颈动脉旁路移植模型评价新型全生物化小口径移植血管
旁路移植
脱细胞
肝素
小口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桡动脉桥家兔模型的建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桡动脉桥
模型,动物
兔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脑血管痉挛模型的研究
脑血管意外
脑缺血
颈动脉,总
血管造影术
兔颈总动脉破裂粥样硬化斑块模型的建立
动物模型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负压吸引法
激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建立兔颈总动脉旁路移植模型的研究
来源期刊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静脉 吻合口 动物模型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8,10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3.1
字数 33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378X.2015.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亮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 7 30 3.0 5.0
2 仲崇俊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 23 119 6.0 10.0
3 黄海涛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 6 9 1.0 3.0
4 王昆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 1 0 0.0 0.0
5 王飞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 12 32 4.0 5.0
6 陆晨希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 6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静脉
吻合口
动物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季刊
2095-378X
31-2073/X
大16开
上海新村路389号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