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华南包括北西侧扬子板块和南东侧华夏板块,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是两板块的巨型构造结合带。它从西南端广西钦州湾,经湘东和赣中延伸到东北端浙江杭州湾地区,全长近2000 km,宽100~150 km,总体呈反S状弧形型展布。新元古代华南经历的古华南洋俯冲消减以及两板块间碰撞拼贴过程,在学界取得了广泛共识。南华纪-早古生代,拼贴的板块拉张-裂解形成盆地,但学者们对盆地的性质认识不一,特别是奥陶纪-志留纪不整合事件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仍不清楚。主流观点认为陆内造山是加里东造山运动的主要机制,震旦-早古生代的盆地性质为陆内海。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大洋板块俯冲是华南加里东期造山运动的主要构造机制,华南存在震旦-早古生代残留洋盆。总之,加里东期造山运动的构造属性存在争议。本文更倾向于后一种观点。
推荐文章
华南加里东期陆内构造属性探讨
江绍断裂带
加里东期
冰碛砾岩
构造属性
华南洋
钦杭结合带加里东期榴闪岩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
超高压变质
顺时针P-T-t轨迹
榴闪岩
加里东期
钦杭结合带
皖南地区加里东运动构造特征
皖南
角度不整合
加里东期褶皱
多期构造变形
古构造应力场
湘中南晋宁期和加里东期构造线走向变化成因
晋宁运动
加里东运动
构造线走向变化
成因机制
板块边界
湘中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钦杭结合带加里东期造山运动构造属性探究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钦杭带 加里东 构造机制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P54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瞳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1 0 0.0 0.0
2 虞鹏鹏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7 21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钦杭带
加里东
构造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季刊
广州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研究院
出版文献量(篇)
1277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