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陈家大院子滑坡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为一“浅层土质牵引式滑坡”,滑坡体东西宽145m,南北长156m,坡体前、后缘相对高差121m,上覆第四系覆盖物平均5~6m,滑坡体总方量共计约11.3×104m3,主要滑动方向为140°。滑坡下方居住50户共165人,并建有乡村公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潜在经济损失约500万元。2008年“5.12”地震后滑坡体局部出现变形迹象,滑坡体后缘局部出现张裂缝,是诱发滑坡的直接原因[2]。后经2009年雨季,由于受到人类工程活动及降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滑坡变形迹象进一步加剧,滑坡体后缘拉张裂缝形成贯通,坡体前缘局部部分土体发生滑塌,坡体中部部分树木发生倾倒。本文选取了一条滑坡体主剖面,使用极限平衡法对滑坡体在天然、降水、地震等3种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对该滑坡体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为滑坡体后期开展治理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推荐文章
四川地震灾区中坝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研究
滑坡
稳定性
成因机制
治理措施
席家院子滑坡形成机理与稳定性评价
滑坡
极限平衡法
稳定性评价
四川地震灾区某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工程方案比选
滑坡
稳定性分析
抗滑桩
治理方案
比较因子
四川地震灾区
四川省越西县铁西滑坡的稳定性评价
四川
滑坡
成因机制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5.12地震灾区陈家大院子滑坡形成机理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来源期刊 城市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土质滑坡 极限平衡法 稳定性评价
年,卷(期) 2015,(z2)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6,112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42.22
字数 47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1903.2015.z2.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巧刚 11 57 4.0 7.0
2 杨少华 8 28 3.0 5.0
3 刘晓晓 11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35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质滑坡
极限平衡法
稳定性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城市地质
季刊
1007-1903
11-5519/P
16开
北京西四环北路123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7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