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被害人的危险接受具有独立于风险实现判断的基本法理.为了解决危险接受问题,刑法理论提出了共犯从属性理论、自我决定权理论、溯责禁止理论等,最终落脚在规范论的溯责禁止理论上.根据规范论的溯责禁止理论,在面对危险接受的案例时,首先要区分支配犯与义务犯,违反积极义务者成立义务犯的正犯,直接该当犯罪构成要件;违反消极义务者处于支配犯的正犯责任范围,是否该当犯罪构成要件进而成立正犯,还需对法益侵害的实现流程进行判断后才可得出结论.
推荐文章
刑事被害人程序权利的缺失与平衡
刑事被害人
程序权利
被害人诉讼权利
诉讼地位
平衡
权利救济
发展历史
刑事诉讼
刑事司法活动中未成年被害人保护
刑事司法
未成年人被害人
保护
恢复性司法视野中的被害人保护
司法体制
被害人
保护
法律
论公诉案件被害人诉权的保护
被害人
诉权
救济途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被害人危险接受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刑法论丛 学科
关键词 危险接受 规范的保护目的 共犯从属性 自我决定权 溯责禁止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中国刑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67
页数 19页 分类号
字数 1225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靳宁 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 5 4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危险接受
规范的保护目的
共犯从属性
自我决定权
溯责禁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刑法论丛
季刊
978-7-5118-6933-3
大16开
北京市新街口北大街19号北师大后主楼1814室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5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