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关于冷战史的研究,如果与欧美相比,亚洲依然处于落后的状态。迄今为止,妨碍我们认识东亚冷战史研究以及在现代史的脉络中理解冷战史的主要原因在于冷战时期形成的固化的历史认识。因此,弄清基于上述认识所形成的'东亚冷战'的脉络,是日中冷战史研究的共同课题。对于亚洲冷战的起源这一共同课题,日本与中国的学者有必要对战后苏联的亚洲观、斯大林的冷战观共同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对日本的冷战研究作简要回顾,以拙著《亚洲冷战史》一书中提出的'意识形态''地政学''核'这三个变数,针对这一课题提出笔者个人的几个主要观点。
推荐文章
英国与冷战的起源
英国
冷战起源
冷战
冷战后"中国威胁论"的缘起与演变
中国威胁论
国家形象
破解方法
国际舆论
冷战后美国国防科技政策浅析
科技政策
国防
美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日本的冷战史研究——再论亚洲冷战
来源期刊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亚洲冷战的起源 苏联的亚洲观 意识形态 地缘政治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5
页数 14页 分类号 D83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亚洲冷战的起源
苏联的亚洲观
意识形态
地缘政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3号首都师范大学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