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进一步改善生物质与煤低温共热解油的品质,采用自行改装设计的干馏炉,进行了对野生凤眼莲(EC)和低阶煤(LC)低温共热解添加不同质量半焦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半焦添加量为30%时,热解油的产率为11.16%,比未添加半焦时11.7%的热解油产率降低了4.62%;选取添加半焦前和添加不等量的半焦作催化剂所产生的热解油进行GC-MS检测,添加30%半焦作催化剂时所得热解油中直链烷烃类含量(27.256 6%)比未添加半焦时(23.593 6%)提高了15.53%;同时,羰基类化合物和苯及其衍生物的含量明显下降,说明半焦的添加明显改善了热解油的品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轻质化.
推荐文章
挥发分-半焦交互反应对生物质热解半焦特性的影响
挥发分-半焦交互反应
生物质
热解
半焦
AAEM
反应活性
陕北油房梁煤与生物质共热解研究
油房梁煤
生物质
单独热解
共热解
TG
DTG
甘蔗渣与褐煤共热解半焦的特性
褐煤
生物质
共热解
半焦
吸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半焦对生物质与低阶煤低温共热解产物的影响
来源期刊 煤炭转化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生物质 低阶煤 共热解 半焦 热解油 轻质化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530.2|TQ523
字数 308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选明 武汉科技大学化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78 407 11.0 15.0
2 曾宪灿 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2 5 2.0 2.0
3 程晓晗 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2 8 2.0 2.0
4 张杜 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质
低阶煤
共热解
半焦
热解油
轻质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转化
双月刊
1004-4248
14-1163/TQ
大16开
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22-44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9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8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