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离子电推进的高比冲特性,采用它执行小行星探测器巡航阶段轨道机动任务时,将使探测器在同样的有效载荷下的发射重量大大减轻。针对我国规划中的主带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调研了国外离子电推进在深空探测任务中的应用情况,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任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主带小行星探测器离子电推进系统方案和应用策略,计算了在目前离子推力器寿命水平下,既定探测任务对离子电推进推力、比冲、推进剂量以及功耗需求。研究表明,目前研制的离子推力器可以满足规划中的主带小行星探测任务需求。研究成果对探测器的方案设计有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用于小行星探测的离子电推进屏栅电源拓扑研究
小行星探测
离子电推进
屏栅电源
LLC拓扑
宽范围输入
美国小行星俘获任务及其启示
小行星俘获任务
抓捕
在轨服务
非合作空间目标
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与实施途径探讨
载人小行星探测
任务特点
实施途径
关键技术
一种三元结构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方案分析
火星采样返回
三元结构
漫游车
着陆器
轨道器
启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带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中的离子电推进应用方案
来源期刊 深空探测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小行星探测 探测器 采样返回任务 离子电推进 应用方案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8-173
页数 6页 分类号 V439
字数 58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982/j.issn.2095-7777.2015.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天平 103 412 10.0 15.0
2 赵以德 8 24 3.0 4.0
3 李娟 16 82 6.0 8.0
4 杨福全 18 42 4.0 5.0
5 耿海 10 12 2.0 3.0
6 周海燕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行星探测
探测器
采样返回任务
离子电推进
应用方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深空探测学报
双月刊
2095-7777
10-1155/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