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测量找出室内氡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及室内氡的主要来源,再通过改变测量条件,分析各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结果,提出降低室内氡浓度的办法.方法 运用ERS-2-S型氡析出率仪测量各种条件下室内小时氡浓度,建筑物地基、周围土壤、建筑材料的氡析出率及室外空气中氡浓度.结果 房间密封时间长短对氡浓度的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室内氡浓度呈现早上高,下午低的日变化规律;在关闭门窗隔绝室内空气的情况下,室内氡浓度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的贡献;在打开门窗的情况下,对室内氡浓度的主要贡献是室外氡浓度.结论 对建筑物施工前地基进行抗开裂措施和防水处理、使用放射性核素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要求的建筑主体材料和装修材料及加强室内日常通风量均能够有效地降低室内氡浓度.
推荐文章
减少氡的来源是防治室内氡危害的关键
危害
环境
室内
来源
室内氡的来源、水平和控制
室内氡
来源
水平
控制
建筑材料
天然放射性
比活度
限值
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的变化规律研究
氡子体
未结合态份额
年变化
日变化
室内氡浓度及其控制措施
室内
氡浓度
氡平衡当量浓度
有效剂量
控制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室内氡的来源、日变化规律及防治措施
来源期刊 中国辐射卫生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辐射防护 防氡 室内氡测量 氡析出率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辐射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0-652
页数 分类号 X5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海英 2 9 2.0 2.0
2 薛华 2 5 1.0 2.0
3 傅燕 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粤西分部 3 5 1.0 2.0
4 杨立涛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9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辐射防护
防氡
室内氡测量
氡析出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辐射卫生
季刊
1004-714X
37-1206/R
大16开
济南市经十路18877号
24-09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19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67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