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改则地区的嘎布扎花岗闪长岩侵入于南羌塘地体南缘的侏罗系色哇组,为研究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演化提供新的约束。岩浆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为(143.8±0.5) Ma,显示花岗闪长岩的侵位时代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交。花岗闪长岩具有准铝质I型花岗岩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稀土元素为轻稀土富集型,存在弱的Eu负异常;明显富集Rb、Ba、K、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研究表明花岗闪长岩的岩浆源区可能经历了陆壳物质、俯冲沉积物与幔源楔等不同性质的岩浆混合,并经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改则嘎布扎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向北俯冲的岛弧环境。
推荐文章
西藏羌塘南缘青草山北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锆石U-Pb年龄
花岗闪长岩
晚侏罗世
矽卡岩矿化
羌塘南缘
东昆仑哈日扎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 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岩浆序列
花岗闪长岩
东昆仑哈日扎
藏北羌塘果干加年山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特征
青藏高原
羌塘
花岗闪长岩
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西段改则地区木嘎岗日 岩群的孢粉型化石组合及时代
孢粉化石
木嘎岗日岩群
早白垩世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藏羌塘地体南缘改则嘎布扎花岗闪长岩侵位时代、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锆石U-Pb年龄 俯冲 岛弧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17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588.12+1|P597+.3
字数 656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利东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21 1538 20.0 33.0
2 秦川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6 163 5.0 6.0
3 张玉修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14 152 8.0 12.0
7 杨文光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55 297 9.0 15.0
8 李智武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9 715 13.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7)
共引文献  (1032)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38)
18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8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2(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3(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4(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05(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6(4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7(3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8(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9(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花岗闪长岩
锆石U-Pb年龄
俯冲
岛弧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