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聚天冬氨酸锰(Ⅱ)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在模拟正常、干旱环境条件下,用一定浓度范围的聚天冬氨酸锰(Ⅱ).对小叶苦苣(lobular endive)进行浸种和叶面喷施处理;叶面喷施7d,采样测量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重复喷施及采样测量3个周期.结果表明:小叶苦苣发芽率与聚天冬氨酸锰(Ⅱ)浸种无关;浸种、喷施聚天冬氨酸锰(Ⅱ)条件下三种酶活性与未浸种、喷施聚天冬氨酸锰(Ⅱ)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试验条件下用最适浓度(27.0 mg/L)聚天冬氨酸锰(Ⅱ)浸种和叶面喷施能提高小叶苦苣抵抗干旱的能力.
推荐文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萌发期POD、CAT活性的影响
小麦
萌发期
过氧化物酶活性
过氧化氢酶活性
减量施肥下聚天冬氨酸对烤烟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聚天冬氨酸
烤烟
肥料利用率
光合特征
聚天冬氨酸用量对玉米发芽的影响
聚天冬氨酸
氨基酸
聚合物
增效剂
玉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天冬氨酸锰(Ⅱ)对小叶苦苣萌发及干旱胁迫下SOD、CAT、POD活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北京农学院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锰(Ⅱ) 小叶苦苣 抗旱性 发芽率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园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6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5
字数 36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73/cnki.issn.1002-3186.2015.0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立 北京农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7 316 10.0 17.0
2 罗蒨 北京农学院基础教学部 7 65 4.0 7.0
3 李云乐 北京农学院基础教学部 17 41 4.0 6.0
4 马旭东 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 1 2 1.0 1.0
5 樊星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 3 8 2.0 2.0
6 李泽文 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天冬氨酸锰(Ⅱ)
小叶苦苣
抗旱性
发芽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农学院学报
季刊
1002-3186
11-2156/S
大16开
北京德外朱辛庄北京农学院学报编辑部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8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95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