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新过敏煎治疗新型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按照血pH值进行初筛分组,将血pH值小于中间值的48只大鼠配合特殊喂养与特殊行为干预后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麻芥冲剂组、新过敏煎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外,余组造模后分别给药,疗程14 d。观察各组AR大鼠模型鼻炎症状积分以及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水平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新过敏煎组、麻芥冲剂组与阳性对照组鼻炎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IFN-γ水平升高(P<0.05),血清IL-4水平明显降低(P<0.05);鼻黏膜充血与炎症细胞浸润改善。结论:新过敏煎与麻芥冲剂均可显著改善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鼻炎症状,改善病理组织损伤,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和抗过敏效果,推测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血清IL-4与IFN-γ在体内的平衡有关。
推荐文章
变应性鼻炎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新进展
承德地区变应性鼻炎病人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变应性鼻炎
过敏原
免疫印迹法
特异性IgE
鼻炎清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机制研究
鼻炎清颗粒
变应性鼻炎
IL-4
IgE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过敏煎对新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免疫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麻芥冲剂 免疫机制 实验研究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中医药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5,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337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生辉 23 40 4.0 5.0
2 门九章 138 291 8.0 10.0
3 李孝波 41 74 4.0 6.0
4 郝瑞春 23 58 4.0 6.0
5 李霞 42 89 5.0 7.0
6 罗秀夏 13 25 3.0 4.0
7 李培硕 18 54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变应性鼻炎
麻芥冲剂
免疫机制
实验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1-0258
14-1265/R
山西省高校园区(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121号 山西中医学院行政楼311室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8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