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60 Co-γ射线辐射诱变籼稻恢复系中恢8015,获得了一份窄卷叶突变体 Nrl3(t).与野生型中恢8015相比,突变体叶片显著变窄内卷、株高降低、穗长变短、结实率降低、千粒重降低、粒长粒宽减小.细胞学分析表明,突变体维管束减少和泡状细胞不够饱满是导致叶片变窄卷曲的原因.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以窄卷叶突变体Nrl3(t )与粳稻品种02428杂交获得的 F2分离群体作为定位群体,利用 SSR 标记和新开发的 InDel 标记,将窄卷叶基因Nrl3(t)定位于第2染色体长臂标记 C9和 C10E 之间约70.3 kb 区间内.研究结果为该基因的克隆及进一步揭示水稻窄卷叶形成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水稻细卷叶突变体nrl2(t)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水稻(Oryza sativa L.)
细卷叶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生长素
水稻窄叶突变体nal(t)的表型分析与基因定位
基因定位
遗传分析
窄叶突变体(nal(t))
水稻
水稻新型卷叶突变体rl12(t)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水稻
显性卷叶基因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水稻窄叶突变体nal20的表型分析与基因定位
水稻
叶片
窄叶突变体
抽穗期
基因定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稻窄卷叶突变体 Nrl3(t)的基因定位
来源期刊 中国水稻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窄卷叶 基因 精细定位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5-600
页数 6页 分类号 Q343.5|S511.032
字数 38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5.06.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窄卷叶
基因
精细定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稻科学
双月刊
1001-7216
33-1146/S
大16开
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中国水稻研究所内
32-9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8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