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三峡水库运行十年来,常年库区发生了“点”状分布的泥沙淤积,与以往研究有所差异.通过现场测量发现库区泥沙特性如下:悬沙和淤积物均为粒径较小的粉砂,泥沙的实际沉速大于其Stokes沉速,床面淤积物呈浮泥或絮凝结构.水沙运动实测资料分析表明,以流速作为冲淤的判别条件比挟沙力更为合适,低流速时粉砂絮凝沉降导致淤积,而淤积物固结后不易冲刷,由此形成了淤积、输沙和冲刷三个流速带.三峡库区的大量弯道、支流河口和宽谷处流速较低,属于淤积流速带,发生絮凝沉降淤积后不易冲刷,因此一旦发生淤积则淤积严重,其他河段多数时间处于输沙或冲刷流速带而淤积量较小甚至没有淤积,因此形成了库区粉砂“点”状的淤积特点.
推荐文章
三峡水库蓄水初期近坝区淤积形态成因初步分析
三峡工程
水库淤积
浮泥
三维数值模拟
泥沙输运
三峡水库运行初期的泥沙淤积特点
泥沙
淤积
挟沙力
平衡比降
三峡水库
三峡水库区兴山后坝滑坡成因分析
后坝滑坡
影响因素
稳定性分析
剩余推力法
暴雨作用
三映水库区
三峡库区泥沙絮凝临界条件现场测量
絮凝度
泥沙粒径
含沙量
三峡库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峡库区粉砂淤积成因的初步分析
来源期刊 泥沙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粉砂 淤积成因 现场测量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3
页数 7页 分类号 TV145.1
字数 49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39/j.cnki.0468-155x.2015.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胜发 重庆交通大学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32 634 12.0 17.0
2 胡江 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3 233 8.0 12.0
3 付旭辉 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9 139 7.0 10.0
4 李文杰 重庆交通大学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1 123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峡库区
粉砂
淤积成因
现场测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泥沙研究
双月刊
0468-155X
11-2532/TV
大16开
北京车公庄西路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92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