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LH-01治疗不同宿主菌所致小鼠败血症的效果,分析影响疗效因素,探索评价噬菌体疗效的方法. 方法 通过比较噬菌斑和成斑率,从9株LH-01宿主菌中选择对其敏感性较强的菌株.尾静脉注射绝对致死量的不同敏感菌致小鼠败血症,2h后通过尾静脉注射LH-01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比较LH-01在小鼠新鲜血清、补体热灭活血清,以及在标准补体溶血活性由低至高的溶液中对敏感菌的杀灭能力,明确引起LH-01对不同敏感菌感染组小鼠疗效差异的因素. 结果 9株宿主菌中KP6、KP13、KP16和KP22在营养肉汤中对LH-01最为敏感.当小鼠全身感染致死量的这4种细菌后,LH-01的治疗可使KP6感染组小鼠生存率达90%(9/10),KP13组为30%(3/10),而KP16组和KP22组小鼠全部死亡.体外试验显示,除LH-01对KP6的作用不受补体影响外,LH-01对其余3株菌的杀灭作用均受补体影响,其中25 U/ml的补体活性即可完全抑制LH-01对KP16和KP22的杀灭作用,而完全抑制对KP13的杀灭作用所需的补体活性≥50 U/ml. 结论 补体是影响LH-01治疗小鼠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疗效的最主要原因.血清中噬菌体对致病菌的杀菌力和补体干扰杀菌的程度有助于预测噬菌体疗效,指导细菌感染的噬菌体治疗.
推荐文章
头孢呋辛/三唑巴坦对产酶菌感染小鼠败血症治疗作用研究
头孢呋辛
三唑巴坦
败血症模型
体内抗菌作用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治疗的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
抗生素耐药
噬菌体治疗
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的研究
噬菌体
噬菌体治疗
抗菌药物
老年院内感染败血症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特征
败血症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
老年患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噬菌体LH-01治疗不同宿主菌所致小鼠致死性败血症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噬菌体治疗 全身感染 补体系统 补体溶血活性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1-40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78.9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50/j.cjpb.1505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69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肺炎克雷伯菌
噬菌体治疗
全身感染
补体系统
补体溶血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月刊
1673-5234
11-5457/R
大16开
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楼中路11号
24-81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2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37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