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巴尔鲁克山植物区系组成成分与地理成分的分析,说明了区系中特有现象与稀有濒危植物.研究表明:巴尔鲁克山植物组成成分中,含有100种以上的科有3个,即菊科、禾本科和豆科,种数达424种,占总种数的32.6%.科的地理成分中,以世界分布科为主,共出现42个世界分布科,占总科数的28.9%;本区属的分布区类型中北温带分布型占绝对优势,共出现178个北温带分布型属,占总属数的38.6%.种的地理成分中,以温带分布为主,其中旧世界温带分布最多,出现297种.本区古地中海成分占第2位,其中中亚(哈萨克斯坦)植物区系与准噶尔植物区系之间的共性最多,表明本区为伊朗—吐兰植物区系与准噶尔植物区系的汇合点.此外,本区东北方向上为西伯利亚(阿尔泰)植物区系与天山植物区系交流的通道,也是这两大植物区系有些种的分布边界.本区有50多种植物列入受保护及稀有濒危植物,巴尔鲁克有6个特有种(3个变种).
推荐文章
江西三清山维管束植物区系分析
维管束植物
植物区系
三清山
江西
新疆乌恰野生维管束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植物区系
分布区类型
维管束植物
新疆乌恰
新疆盐生植物区系初探
新疆
盐生植物
区系
宁波滨海维管束植物区系分析
滨海植物
植物区系
科属组成
生活型
地理成分
区系起源
宁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疆巴尔鲁克山维管束植物区系分析
来源期刊 干旱区研究 学科
关键词 维管束植物 植物区系 特有种 巴尔鲁克山 新疆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地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6-933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66/j.azr.2015.05.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2 148 7.0 10.0
2 巴贺贾依娜尔·铁木尔别克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3 6 2.0 2.0
4 马剑英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17 290 10.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78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维管束植物
植物区系
特有种
巴尔鲁克山
新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区研究
双月刊
1001-4675
65-1095/X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58-3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70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