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金属酞菁与氧化纤维素纳米纤维载体之间引入一条四乙烯五胺间隔臂,制备得到间隔臂连接金属酞菁功能化纳米纤维。通过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纳米纤维进行表征。采用单因素法研究金属酞菁的最优固定条件,结果表明:25 mmol/L高碘酸钠、30℃氧化温度、10%四乙烯五胺、2%戊二醛偶联剂时,纳米纤维表面金属酞菁固定量达到400μmol/g 。间隔臂的引入可有效提高纳米纤维对染料溶液的吸附容量。 pH=6时,CoPc‐s‐NF对活性艳红X‐3B染料的吸附容量是金属酞菁功能化纳米纤维CoPc‐NF的3倍。
推荐文章
酞菁功能化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静电纺丝
纤维素
纳米纤维
酞菁
功能化
碳纳米管/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酞菁功能化
纤维素
纳米纤维
碳纳米管
静电纺丝
掺杂
聚(金属酞菁)酰亚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
酞菁
碳纳米管
聚酰亚胺
复合材料
介电性能
酞菁铜纳米线的模板合成与表征
酞菁铜
纳米线
氧化铝模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属酞菁功能化纳米纤维的制备:间隔臂效应
来源期刊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纤维素 纳米纤维 四乙烯五胺 间隔臂 酞菁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与生命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5-590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31.3
字数 38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232X.2015.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世良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8 10 2.0 2.0
2 黄亦军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4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纤维素
纳米纤维
四乙烯五胺
间隔臂
酞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232X
33-1348/N
大16开
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林街16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9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76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