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赛什塘铜矿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端的鄂拉山地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矽卡岩型铜矿之一。矽卡岩形成于印支期石英闪长岩与中—下三叠统地层Tb21-2岩性段的接触带,矿体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外接触带矽卡岩中。Tb21-2岩性段由中性火山岩、大理岩及变质粉砂岩构成,其中变安山质凝灰岩及安山岩与铜矿化有着密切的空间关系。岩相学研究表明,含铜矽卡岩的形成经历了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及石英-碳酸盐阶段。矽卡岩阶段形成石榴子石、辉石及硅灰石,退化蚀变阶段则形成绿帘石、角闪石及磁铁矿,石英-硫化物阶段大量金属硫化物发生沉淀。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石榴子石与辉石矿物组分分别为Gro0.00~91.00And7.02~100.00(Pyr+Alm+Spe)0.00~4.27与Di12.80~98.08Hd2.41~79.80(Jo+Jd+Opx)0.00~13.47,表明其属于典型的钙矽卡岩类。空间上,靠近石英闪长岩与安山岩接触带处,钙铝榴石和绿帘石更富集,而向大理岩的一侧以钙铁榴石为主,并常见硅灰石及含Mn的钙铁辉石。矿物学特征及矿物成分的变化显示:从矽卡岩阶段到石英-硫化物阶段,流体性质呈幕式的变化,成矿流体至少经历了2次氧化还原性质的转变,这种变化可能与成矿流体中大气降水的不断加入有关。赛什塘铜矿属于矽卡岩型矿床,以石英闪长岩为主的岩浆活动携带了大量的热量及流体,侵入到中—下三叠统地层中,与围岩地层发生物质交换的同时,引起了大理岩、变质粉砂岩与中性火山岩之间的双交代作用,是导致矽卡岩和矿体形成的重要机制。
推荐文章
青海赛什塘矿床深部新发现的细脉网脉状矿体的地质特征及其控矿规律
细脉网脉状矿体
地质特征
控矿规律
深部找矿
赛什塘铜矿床
青海
青海省兴海地区矽卡岩型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兴海地区
矽卡岩型铜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青海省兴海县日龙沟-赛什塘一带地质构造格架及其意义
日龙沟-赛什塘
基本构造格架
沉积盆地
青海赛什塘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探究
铜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青海
赛什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海省兴海县赛什塘铜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矽卡岩矿床 矿物学 成矿机制 赛什塘铜矿 鄂拉山 青海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II 研究与调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2-32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618.41|P618.01
字数 78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75/cagsb.2015.03.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丰成友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99 3672 35.0 57.0
2 李大新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62 1965 25.0 42.0
3 刘建楠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13 234 9.0 13.0
4 王辉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1 283 10.0 16.0
5 丁天柱 10 46 4.0 6.0
6 周建厚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6 82 5.0 6.0
7 王洪庆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6)
共引文献  (488)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0)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9(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1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2(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矽卡岩矿床
矿物学
成矿机制
赛什塘铜矿
鄂拉山
青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