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健脾补肾泄浊法配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包括治疗原发病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泄浊法中药口服及中药结肠透析。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四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治疗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 C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 Scr、BUN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该方法治疗,能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程,提高生存率,安全性高,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慢性肾衰竭
结肠透析
结肠途径治疗机
解毒泄浊Ⅱ号
机器法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护理研究
肾衰竭,慢性
机器法
结肠透析
护理
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近期疗效观察
慢性肾衰竭
结肠透析
疗效
中医证候
BUN
Scr
Ccr
UA
补肾健脾方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衰竭
补肾健脾方
肾康注射液
肾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健脾补肾泄浊法配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健脾补肾泄浊法 结肠透析 肾衰竭 中医中药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74-157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86.1+2
字数 23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5/j.cnki.sjzx.1511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宫彩霞 石家庄平安医院肾病科 19 105 5.0 10.0
2 李亚秋 石家庄平安医院肾病科 10 38 5.0 5.0
3 王占平 石家庄平安医院肾病科 9 44 5.0 6.0
4 赵坤霄 石家庄平安医院肾病科 1 6 1.0 1.0
5 李静 石家庄平安医院肾病科 3 7 1.0 2.0
6 桑平丽 石家庄平安医院肾病科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17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健脾补肾泄浊法
结肠透析
肾衰竭
中医中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673-6613
11-551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15号院6号楼109室
80-53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5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18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