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现代仪器与医疗       
摘要: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PCV-VG)呼吸模式对全麻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全麻下平卧位行下腹部和盆腔开腹手术足月新生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容量控制通气(V)组和压力控制容量保证(P)组,记录插管后5min(T0)、30 min(T1)、60 min (T2)、90min(T3)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气道平台压(Pplant)及肺顺应性(CL)和气道阻力(Raw)。同时在各时间点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并抽取动脉血检测PH值。结果:P组与V组比较,P组T0~T3时Ppeak、Pplant明显降低(P<0.05);与 T0时比较,T1~T3时V组中Ppeak、Pmean、Pplant、Raw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两组CL明显降低;P组T 3时CL明显升高;P组与V组各时间点的p H值和心率及M A 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较容量控制通气模式更适用于全麻新生儿。
推荐文章
机械通气之新生儿呼吸力学指标动态监测的临床应用
机械通气
呼吸力学
呼吸衰竭
新生儿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力学的影响
机械通气
肺表面活性剂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力学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机械通气模式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影响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力学的影响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
肺表面活性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力学
新生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通气模式对全麻新生儿呼吸力学的影响
来源期刊 现代仪器与医疗 学科
关键词 新生儿 通气模式 呼吸力学 全麻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76/mimt2015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明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 19 19 2.0 3.0
2 成黎明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 4 2 1.0 1.0
3 吴基林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儿
通气模式
呼吸力学
全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仪器与医疗
双月刊
2095-5200
10-1084/TH
大16开
199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9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0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