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冥古宙到太古宙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质片麻岩区和绿岩带构造单元组成.大量的研究表明,以花岗质岩石出现为标志的大陆地壳最早的碎屑锆石记录为约4.4 Ga,最早的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形成于约4.03 Ga,最早的绿岩带层序形成于约3.8 Ga.冥古宙到始—古太古代时期的花岗质片麻岩区主要由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组成(TTG片麻岩),中—新太古代,尤其是新太古代晚期TTG片麻岩仍然为花岗质片麻岩区的主要岩石组成,但是花岗质片麻岩的成分出现了明显的多样化趋势,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出现了大量的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组合.绿岩带的组成较为复杂,早期科马提岩、拉斑玄武岩等铁镁质火山岩占主导地位,组合有BIF等沉积层序,尤其是科马提岩的出现标志着高温地幔岩浆作用占主导作用.而晚期绿岩带科马提岩占的比重已经明显较少,大量出现拉斑玄武质-钙碱性玄武质到英安质火山岩和副变质沉积层序,局部出现类玻安岩、埃达克岩的变质火山岩记录.地球动力学体制研究表明,冥古宙到古太古代以地幔柱构造体制占主导地位,从始太古代到古太古代(>3.0 Ga)地幔柱活动和地幔对流使岩石圈不断加厚.在地幔对流沉降部位,由于地幔对流的拖曳使其铁镁质地壳逆冲堆垛并不断增厚,其深部发生麻粒岩相-榴辉岩相变质、部分熔融形成初始的大陆地壳花岗质岩石,并孕育了早期高温状态的板块热俯冲.中太古代晚期和新太古代初期形成了以榴辉岩为标志的类现代板片俯冲的构造体制,新太古代末期尽管地幔柱构造体制在局部仍起重要作用,但是类现代板片俯冲构造体制已经成为这一时期主导的动力学体制.
推荐文章
前寒武纪大陆地壳地质构造演化研究进展与问题
前寒武纪地质
太古宙克拉通
新太古代
晚前寒武纪,坳拉槽系
华北克拉通
地壳演化
鲁乐地区早前寒武纪花岗岩类演化及大陆地壳生长
花岗岩类
岩石组合类型
构造环境
陆壳成熟度
鲁东地区
鲁西陆块前寒武纪大地构造演化
前寒武纪
大地构造相
SHRIMP锆石U-Pb测年
构造演化
鲁西陆块
地壳形成和大陆漂移的一种解释
大陆地壳
大陆漂移
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Ⅶ):早期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
来源期刊 地学前缘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冥古宙—太古宙 大陆地壳 地幔柱 板片俯冲 动力学体制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8
页数 分类号 P534.1|P311.2|P5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45/j.esf.2015.06.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1)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7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6)
二级引证文献  (8)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4)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5)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9)
  • 参考文献(1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4)
  • 参考文献(1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冥古宙—太古宙
大陆地壳
地幔柱
板片俯冲
动力学体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学前缘
双月刊
1005-2321
11-3370/P
大16开
北京学院路29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189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