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在环烷酸镍-三异丁基铝(简称Al)-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简称B)体系中添加磷酸二(2-乙基己基)酯(简称P)对丁二烯聚合活性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凝胶渗透色谱-激光光散射仪-黏度计在线联用系统等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P-B预混的陈化方式,取P与B的摩尔比为0.020,在Al与B的摩尔比为0.7~2.0时单体转化率都达了90%以上.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通过改变P/B或Al/B进行调节.P的引入对聚合产物的顺式结构含量几乎没有影响,产物仍为高顺式聚丁二烯;在高相对分子质量级分的支化度较高,所得聚合物溶液的剪切黏度下降.
推荐文章
磷配体结构对铁系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影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铁卤化物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α-二亚胺镍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反应过程模型化
α-二亚胺镍催化剂
聚合
动力学
种群平衡模型
支链分布
新型树枝状镍系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催化乙烯聚合的性能
树枝状大分子
水杨醛亚胺配体
镍配合物
乙烯齐聚
超支化镍系催化剂构效关系及催化乙烯齐聚机理
乙烯齐聚
空间位阻
催化剂
反应
溶剂
活性
选择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磷酸酯配体对镍系催化剂催化丁二烯聚合的影响
来源期刊 合成橡胶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顺式聚丁二烯 磷酸酯类配体 镍系催化剂 配位聚合 微观结构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33.2
字数 351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华静 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4 128 5.0 6.0
2 丁岸 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3 孙彦杰 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2 1.0 1.0
4 彭修娜 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顺式聚丁二烯
磷酸酯类配体
镍系催化剂
配位聚合
微观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成橡胶工业
双月刊
1000-1255
62-1036/TQ
大16开
兰州市西固区合水北路1号
54-16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3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3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