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对逐日气象资料进行纬向谐波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和讨论了2007/2008年冬季强极涡期间和2008/2009冬季弱极涡期间平流层和对流层不同波数的行星波的变化特征,特别关注强极涡或弱极涡发生之后,500 hPa沿60°N和30°N行星波1波和2波振幅和位相的差异,以及相应的500 hPa位势场的差异,进而讨论为什么不同的平流层极涡异常会对东亚有不同的影响,特别讨论为什么同一种极涡异常,对我国南北方近地面气温的影响会不同.结果表明:平流层极涡发生异常时,平流层行星波活动有明显的异常.随着极涡异常的下传,对流层行星波的振幅和位相也有明显的变化,而且,对于不同的纬度带,其变化又有不同,表现为:2008年1月强极涡发生之后,500 hPa行星波Ⅰ波和2波的扰动都向南伸,而2009年1月的弱极涡(SSW)期间和之后,1波和2波的扰动都偏北;在对流层,强极涡和弱极涡发生之后不但行星波1波和2波的振幅有所差异,其位相也有明显的不同.特别是,其位相的差异还随纬度而变化.就同一年(或者说对于同是强极涡或者同是弱极涡)而言,无论是1波还是2波,在60°N和30°N附近的扰动相比,几乎反位相.这样就使得它们的500hPa位势场也有明显不同:在东半球,主要表现为乌拉尔高压和东亚大槽的强度和位置不同.2008年1月强极涡发生之后,乌拉尔高压和东亚大槽东移,不利于冷空气向欧亚大陆北部(包括我国北方)的输送,使这些地区的温度偏高;而2009年1月弱极涡之后,东亚大槽西退,利于冷空气向欧亚大陆北部输送,导致这些地区较冷.对于同一种极涡异常(如2008强极涡或者2009弱极涡)由于南方和北方行星波扰动的位相不同,对南方和北方冷暖空气的输送也就不一样.所以同一种极涡异常对(我国)南北地区的温度影响是不同的.
推荐文章
2007/2008年冬季平流层环流异常及平流层-对流层耦合特征
2007/2008年
平流层环流振荡
向下传播
经向传播
北半球冬季平流层强、弱极涡事件演变过程的对比分析
平流层极涡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环流演变
行星波活动
大气准定常行星波异常传播及其在平流层影响东亚冬季气候中的作用
准定常行星波
平流层极涡
年际振荡
季节内时间尺度
东亚冬季气候异常
2009年冬季平流层爆发性增温期间行星波活动特征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行星波
再分析资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7/2008和2008/2009冬季平流层强、弱极涡事件对应的行星波活动的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 大气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平流层极涡 行星波 欧亚大陆 温度变化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3-444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434
字数 827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月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44 668 19.0 24.0
2 邓淑梅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10 81 4.0 9.0
3 易明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12 171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5)
共引文献  (185)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9)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平流层极涡
行星波
欧亚大陆
温度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科学
双月刊
1006-9895
11-1768/O4
16开
北京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北京9804信箱)
2-823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31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