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Ia型超新星因其在宇宙学上起着标准烛光的作用而备受关注,正确的消光改正才能还原其本征亮度和颜色,然后才能在宇宙学中恰当地应用。综述了不同环境中的尘埃对Ia型超新星消光的影响,并讨论Ia型超新星绝对星等的校正和RV值偏小的原因。Ia型超新星绝对星等的弥散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由前身星状态所导致的固有弥散,二是寄主星系内尘埃的消光。利用与距离无关的参数对绝对星等校正后,可以将弥散降低到0.1 mag以下。Ia型超新星的内禀色指数呈现出随时间演化的一致性,使得其红化比较容易计算。大量的观测和分析表明,Ia型超新星在寄主星系中的RV值在低红化时,其情形比较接近银河系;而在红化严重时偏小,多在2.0以下,低于银河系的平均值3.1。一种可能的解释是Ia型超新星的星周尘埃对星光的多重散射,另一种可能是Ia型超新星寄主星系的尘埃与典型的银河系内星际尘埃的差异。
推荐文章
Ia超新星:理论与宇宙学
观测宇宙学-距离标度-超新星-前身星
Ia型超新星的爆发机制及其前身星模型
天体物理学—超新星模型—综述—白矮星—流体动力学
超新星研究进展
超新星分类
历史SN
1006
SN 1987A
γ射线暴
Ia型超新星和宇宙学
哈勃常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Ia型超新星的消光改正
来源期刊 天文学进展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超新星 Ia型超新星 消光 尘埃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述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58
页数 18页 分类号 P145.3
字数 139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349.2015.02.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碧沩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 12 14 2.0 3.0
2 李军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 40 88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新星
Ia型超新星
消光
尘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文学进展
季刊
1000-8349
31-1340/P
16开
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80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1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