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1,3-二氧戊环(DOL)、1,4-二氧六环(DOX)、苯磺酰氯(BSC)作为添加剂,并对每种添加剂选取了特定的添加比例,分别制备成18650型电池,置于55℃环境中,进行特定存储时间的电压、内阻测试,分析锂离子电池在存储过程中的自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几种添加剂中VC的效果最好,以1.00%的比例添加时在55℃条件下存储45天,其容量保留率可以达到95.00%,XPS结果表明VC添加后负极电极表面有机溶解性弱的CH3OLi和稳定性好的ROLi量增加,形成了更加致密稳定的SEI膜,电池自放电性能得到改善。
推荐文章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添加剂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SEI成膜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成膜添加剂
固体电解质界面
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添加剂用于高压锂离子电池
离子液体
电化学
氧化
电解液
高压
添加剂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电路模型及其仿真
锂离子电池
充放电
模型
特性曲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添加剂 自放电性能 SEI膜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及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5-29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150
字数 38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4239.2015.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春满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37 249 8.0 13.0
2 谢凯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73 638 14.0 20.0
3 盘毅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27 270 10.0 15.0
4 程冰冰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1 2 1.0 1.0
5 郑毅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添加剂
自放电性能
SEI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储能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2095-4239
10-1076/TK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