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氧浓度复苏对创伤性轴索损伤(TAI)合并低氧血症性二次脑损伤(SBI)大鼠模型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方法:48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 组)8只、损伤合并低氧血症组(B 组)8只及损伤合并低氧后复苏组(C 组)32只,根据不同氧浓度 C 组又分为21%、50%、75%、100%4个亚组。应用自制的 TAI 致伤装置制备模型,大鼠致伤后给予10%浓度氧吸入30 min 制成低氧血症性 SBI 模型,之后给予不同氧浓度混合气体1 h,检测大鼠不同氧浓度通气复苏后24 h、1周时 MDA、SOD 变化情况。结果:与 A 组相比,B 组及 C 组24 h 时 MDA 含量明显升高,1周后恢复至正常水平;C 组与B 组比较,21%、50%亚组的 MDA 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 组随氧浓度升高 MDA 值逐渐升高。B组及 C 组24 h 时 SOD 含量明显下降,与 A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时仍低于正常水平;C 组与 B 组比较,给予21%氧复苏时 SOD 值明显升高(P<0.05),给予50%、75%氧复苏时 SOD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100%氧复苏时 SOD 值明显降低(P<0.05);C 组随氧浓度升高 SOD 值逐渐降低。结论:适当的给氧治疗能改善和纠正脑组织缺氧,但随着给氧浓度的增加,MDA 不断增高,SOD 则不断降低。
推荐文章
创伤性脑损伤合并低氧血症性二次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创伤性脑损伤
二次脑损伤
低氧血症
高压氧治疗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Nogo-A及NgR表达的影响
高压氧治疗
创伤性脑损伤
Nogo-A及NgR表达
大鼠
高频喷射通气给氧纠正烧伤吸入性损伤低氧血症的临床应用
高频喷射通气
烧伤
吸入性损伤
低氧血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氧浓度对创伤性轴索损伤合并低氧血症大鼠的影响
来源期刊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创伤性轴索损伤 低氧血症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8-20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1|R741.05
字数 29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sjsscj.2015.03.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创伤性轴索损伤
低氧血症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月刊
1001-117X
42-1759/R
大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4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49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