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已有的关于气泡泵的实验及理论研究为基础,进行热力学计算,在单管气泡泵取最大直径为31 mm时,其提升量为39.23 g/s.为获得更高的气泡泵管内提升量,当整个单压吸收式制冷系统制冷量选取为3 kW时,相应的气泡泵内总流量为42.3 g/s,采用多管式设计并通过迭代计算确定出不同气泡泵管数目和与其对应的每根提升管输送管内的流量,选定初始的沉浸比,从而得到每根提升管的尺寸,根据气泡泵运行特性及两相流压降计算方法和气泡泵流动压头校核和性能公式,确定出多管式气泡泵结构参数:提升管为3根,每根提升管的直径为20.5 mm、长度为237 mm、沉浸比为0.67.
推荐文章
双进双出气泡泵输送性能
气泡泵;
热力学
扩散
吸收
输送性能
多管式气泡泵提升性能影响因素理论与试验研究
多管式气泡泵
提升管数量
液体提升量
提升效率
沉浸比对均流式多管导流型气泡泵性能的影响
单压吸收式制冷
气泡泵
沉浸比
两相流
气泡泵压降模型的分析与优化
单压吸收式制冷
两相流
模型
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管式气泡泵设计
来源期刊 热能动力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泡泵 压降 两相流 沉浸比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热力循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217
页数 分类号 TB61|TK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道平 上海理工大学制冷技术研究所 182 1400 18.0 27.0
2 陆引哲 上海理工大学制冷技术研究所 11 47 4.0 6.0
3 徐煌栋 上海理工大学制冷技术研究所 3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
195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泡泵
压降
两相流
沉浸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能动力工程
月刊
1001-2060
23-1176/TK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452号
14-158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28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319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