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陈来教授2014年出版的《仁学本体论》是对"中国哲学登场"呼吁的响亮应和.此书明确提出了一种本体理论,藉此作者跻身于熊十力、李泽厚等人组成的哲学家团体.作者作为哲学史家与作为哲学家的双重身份,在本书的写作方式上得到充分体现.这种写作方式,是较多地采取历史叙述,亦即唐君毅所说的"即哲学史而为哲学".本书最引人注目,同时也最有可能对未来哲学做出重要贡献的,是对"仁体"的肯定与发扬.根据作者,仁本体包含四方面涵义:仁为本体,是万有之本;仁本体是流行统体;仁本体是生生之源;仁本体是人与万物为一体.对仁体的本体/实体、流行、生生、一体四义的表诠构成本书的骨干.在提出仁本体之前,作者仔细研究过前人的各种本体学说.作者在书中着重回应了以熊十力为代表的心本体论和李泽厚提出的情本体论,雄辩地论证了仁本体在理论上的优越.就儒家形上学而言,仁学本体论已超越新心学和新理学而自成为一新道学,本书堪称新道学开山之作,作者可谓新道学之宗主.作者还通过本书积极加入到中国当代文化的建设,本书为当代中国的道德重建提供了一份纲领性文献,其基本思路就是用儒家的"仁"去统领自由、平等、公正、和谐等现代价值.
推荐文章
本体论追求中的绝对意识
绝对意识
本体论
终极关怀
终极存在
终极解释
终极价值
Ontology的实质是"本体论模型"
Ontology
本体
本体论模型
利用概念属性的约束关系构建本体论概念层次
本体论
概念层次
存在约束
布尔方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道学开山之作 ——评《仁学本体论》
来源期刊 哲学门 学科
关键词 本体 新道学 新四德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5-320
页数 26页 分类号
字数 2125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旭东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47 52 2.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本体
新道学
新四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哲学门
不定期
978-7-301-18327-4/B?0951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