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对扬子板块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不同相区的25条代表性剖面野外研究基础上,通过沉积岩石学和岩相序列特征的系统分析,认为陡山沱组沉积时期曾发生3次二级海平面升降事件。依据3个海平面升降转换面,可识别出3个层序底界面:(1)陡山沱组底部与下伏南华系南沱组及其同期层位的冰碛杂砾岩之间的界面;(2)在浅水沉积区陡山沱组中部和上部分别出现喀斯特侵蚀面;(3)在深水沉积区相应层序界面为岩相结构转换面。依据火山灰锆石 U-Pb同位素年龄,可将陡山沱组层序地层划分为2个半二级层序或超层序(SS1, SS2和 SS3-TST),其中SS1时限为35, Ma (635~600, Ma),SS2时限为35, Ma (600~565, Ma),SS3-TST时限为14, Ma (565~551, Ma)。陡山沱组底部广泛发育的盖帽白云岩底和3个层序内的最大海泛面可以作为4个相对等时面,结合事件沉积标志层,可建立扬子板块陡山沱组从浅水沉积区至深水沉积区等时性二级层序地层划分对比格架。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地区陡山沱组四段式划分方案不适用于整个扬子板块内陡山沱组的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因而,建议扬子板块陡山沱组应该以二级层序地层为基础,结合化学地层和生物地层进行综合划分和对比。陡山沱组新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为研究陡山沱组古地理演变和编制该时期高精度的岩相古地理图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华南埃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
华南
埃迪卡拉系
陡山沱组
生物地层学
峡东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稳定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年代地层意义
陡山沱组
碳同位素地层
年代地层
埃迪卡拉系
长江三峡
贵州东南区埃迪卡拉系层序地层格架
层序地层学
层序地层格架
埃迪卡拉系
贵州东南区
上扬子区震旦系层序地层划分
层序划分
震旦系
上扬子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扬子板块埃迪卡拉系(震旦系)陡山沱组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来源期刊 古地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扬子板块 埃迪卡拉系 陡山沱组 层序地层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
页数 20页 分类号 X141|P531
字数 205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05/gdlxb.2015.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爱华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5 67 4.0 5.0
2 朱茂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0 415 13.0 20.0
3 张俊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313 8.0 11.0
4 赵方臣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28 1.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7)
共引文献  (132)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265)
二级引证文献  (117)
18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0(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9(48)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20(3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扬子板块
埃迪卡拉系
陡山沱组
层序地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地理学报
双月刊
1671-1505
11-4678/P
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0号石油大学
2-73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9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