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燕辽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是以我国燕辽地区为核心的两个中生代中晚期特异埋藏生物群,关系到哺乳动物的早期演化,最早的带毛恐龙,鸟类起源,被子植物起源,寄生昆虫等重大科学问题,引起科学界广泛关注.这两个生物群时代相差较远,代表分子差异很大.目前,研究者对燕辽生物群地层划分意见分歧很大,主要争论为内蒙宁城道虎沟化石层和辽宁建昌玲珑塔化石层的关系,将二者分别归入中侏罗统海房沟/九龙山组和中晚侏罗统髫髻山组,或均归入髫髻山组,这一分歧造成地层划分对比和生物演化序列的极大混昆乱,从未得到有效解决.本文结合近年来本地区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新进展,对上述地层划分提出新建议.结合前辈地质学家的基本思想对燕山运动的构造幕进行新的理解,并划分为序幕(即绪动期)约为168 Ma,第一幕(即火山幕)约为163.5 Ma,第二幕(即主动幕)约为135 Ma.其中序幕对燕辽生物群的形成至关重要,而第一幕导致其发生重大转变.道虎沟化石层的底砾岩角度不整合于前寒武系变质岩之上,这个界面代表燕山运动的绪动,在燕辽地区表现为砾石沉积,地壳垂直升降与小规模火山喷发,形成了一系列山间盆地,伴生了燕辽生物群的早期组合,如道虎沟生物群,以燕辽划蝽-"滦平真叶肢介"-费尔干蚌-初螈为代表,为中侏罗世中晚期.道虎沟化石层顶部的凝灰岩受到显著剥蚀,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下伏于一套角砾岩之下,此不整合面代表燕山运动第一幕,造成一系列深度的北东向断裂,引发大规模岩浆侵入及髫髻山期火山喷发.燕辽生物群的早期群落随之瓦解并迅速扩散演化,且在燕辽地区发展形成燕辽生物群晚期组合,如玲珑塔生物群,以柴达木叶肢介-额尔古纳蚌-古鳕为代表,为晚侏罗世早期,与道虎沟生物群明显不同但存在广泛联系.京西九龙山-髫髻山组之下的不整合面和辽西海房沟组之下的不整合面不能对比,且髫髻山期大规模火山活动前存在两个重要的燕山期构造运动.过去的观点认为道虎沟化石层相当于九龙山组或在九龙山组之上,本文根据京西九龙山组是燕山运动第一幕之后的产物,而以道虎沟化石层为代表的海房沟组在其之前的基本观点,认为二者不能对比且是上下关系.燕山运动的第二幕发生于土城子组和张家口-大北沟组或义县组之间,从而造就了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它与燕辽生物群的过渡存在于土城子组.
推荐文章
燕辽地区燕山期岩浆作用及热液型铀矿研究新进展
燕辽地区
燕山期
岩浆岩
热液型铀矿
辽西燕辽生物群分布特征及新发现
辽西
燕辽生物群
髫髻山组
化石层
分布
辽宁西部及邻区中侏罗世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化石研究进展
燕辽生物群
脊椎动物
中侏罗世
辽宁西部
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大西山侏罗纪燕辽生物群新发现
玲珑塔大西山
髫髻山组
燕辽生物群
辽宁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燕辽生物群和燕山运动
来源期刊 古生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燕山运动 燕辽生物群 热河生物群 道虎沟化石层 玲珑塔化石层 海房沟组 九龙山组 髫髻山组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1-546
页数 4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迪颖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16 51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3)
共引文献  (597)
参考文献  (7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2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4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3(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4(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2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27)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25)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10)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2)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燕山运动
燕辽生物群
热河生物群
道虎沟化石层
玲珑塔化石层
海房沟组
九龙山组
髫髻山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生物学报
季刊
0001-6616
32-1188/Q
大16开
南京北京东路39号
2-31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72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