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李焘在编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时,认为刘随天圣元年(1023)十一月并未像国史本传和其墓志铭记载那样外贬数年,仅是罚铜了事,其主要根据是刘随在之后几年曾有过数次以谏官身份言事的记录.今存材料中仅《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朝诸臣奏议》有刘随天圣元年(1023)十一月到天圣五年(1027)三月之间言事记录,然其时间多有讹误,不足为凭.根据刘随自述,他在此期间确曾被贬外3年,绝不可能以谏官言事.这提醒我们,史料年代的讹误除了在流传过程中被有意无意窜改外,编纂者考证不审也是原因之一,故而在利用史料时需要对具体年代做更为细致的辨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刘随罚铜事”质疑
来源期刊 宋史研究论丛 学科
关键词 刘随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朝诸臣奏议》 年代讹误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478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767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刘随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朝诸臣奏议》
年代讹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宋史研究论丛
不定期
32开
河北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