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选择2000、2005、2010年的 Landsat TM/ETM+影像、ASTER GDEM为数据基础,结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数理统计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黑河流域生态景观格局特征及十年变化进行分析。从生态景观格局变化来看,2000-2010年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空间分布得到整合,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观格局走向完整,景观形状简单且变化较小。三个研究时期内,黑河流域上中游多林地、草地,下游多农田和城镇;流域大部分生态景观类型在斑块数、面积及空间格局上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林地始终是其景观基质,属于绝对优势景观;湿地景观类型在研究期的前五年整合强度较大;农田是唯一一个面积减少的景观类型,也是面积变化最大的景观类型,在这十年间农田转化为了林地、城镇、湿地和裸地,且对林地贡献率最高、城镇次之;城镇景观格局逐步趋于完整。
推荐文章
基于RS和GIS的黑河流域景观生态综合评价
景观生态
黑河流域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GIS与RS的流溪河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景观格局
遥感技术
流溪河
动态变化
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河流生物响应研究进展
流域
景观格局变化
河流生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尺度
基于RS和GIS技术的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进展
RS
GIS
湿地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指数
驱动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 RS和 GIS的黑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地下水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黑河流域 景观格局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监测与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6-1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X21
字数 430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仪宁 9 46 3.0 6.0
2 丁强 16 38 3.0 5.0
3 赵蓓 10 6 2.0 2.0
4 杨玉珍 13 160 4.0 12.0
5 刘勇 12 42 3.0 6.0
6 刘芳 9 17 2.0 3.0
7 马爱芬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3)
共引文献  (35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河流域
景观格局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下水
双月刊
1004-1184
61-1096/TV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30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20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