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血清HBsAg阴性,但肝组织或血清HBV DNA长期存在,这种状态被称为隐匿性HBV感染(OBI)。由于实际HBV流行率和病毒流行株的地域性差异、所选取的研究人群的差异和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差异,不同研究所得到的O-BI的流行率有很大的差别。OBI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有多种病毒学因素、宿主因素参与其中。OBI能通过输血、分娩和肝移植等方式进行传播,引起新发感染。当宿主免疫功能下降或应用免疫抑制性药物时,OBI可以复燃,恢复经典的血清学表现。OBI引起的轻微但持续的坏死性炎症可以促进肝脏疾病的进展,并且可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机制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临床上需要建立更敏感的检测方法诊断OBI,以减少OBI相关的潜在威胁,帮助医师合理采取治疗措施,延缓病情进展。
推荐文章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隐匿性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
发生机制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发生机制
临床意义
综述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药物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
抑制剂
作用靶点
构-效关系
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
献血者
形成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实用肝脏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隐匿性HBV感染 HBsAg 肝细胞癌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5-20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5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069.2015.02.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妍 解放军302医院全军传染病研究所/肝衰竭诊疗与研究中心病毒性肝炎研究室 13 95 6.0 9.0
2 李进(综述) 解放军302医院医务部 1 1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22)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乙型肝炎
隐匿性HBV感染
HBsAg
肝细胞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肝脏病杂志
双月刊
1672-5069
34-1270/R
大16开
合肥市长江西路424号
26-201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1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6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