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其预后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临床上的一些分子标志物可以用来预测淋巴结转移, 如: 雌激素受体 ( estrogen receptor, ER) 阴性以及p53突变,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 Ki-67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高表达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其中p53作为一个关键的抑癌基因可能与这些生物标志物存在重要的协同或调节作用. 当p53发生突变时, 失去了对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正常调控, 突变p53蛋白获得的新功能反而促进了淋巴结的转移. 在肿瘤浸润、 转移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上皮-间质转化 (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的发生, 突变p53也促进了EMT的进程. 作者就突变型p53与EMT、ER、 HER-2、 Ki-67、 VEGF的相互作用促进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作一阐述.
推荐文章
乳腺癌p16和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乳腺癌
p16蛋白
p53蛋白
免疫组化
P53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乳腺肿瘤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受体,雌激素
Ki-67抗原
孕激素受体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P5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乳腺肿瘤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铂化合物
预后
存活率分析
化疗药物敏感性
三阴性乳腺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53突变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
来源期刊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癌 突变p53 淋巴结转移 EMT 生物标志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5-360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4
字数 55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j.issn.1672-8009.2015.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昆宪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肿瘤科 58 112 7.0 8.0
2 罗瑛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衰老与肿瘤分子遗传学实验室 49 171 8.0 12.0
3 黄文卉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衰老与肿瘤分子遗传学实验室 3 0 0.0 0.0
4 金羽茜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衰老与肿瘤分子遗传学实验室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4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9)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2)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1)
  • 参考文献(1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癌
突变p53
淋巴结转移
EMT
生物标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双月刊
1672-8009
42-1720/R
大16开
武汉市航空路13号
38-35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8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