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林业与生态科学       
摘要:
为了查清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植被类型,于2014-2015年期间,在保护区内设计调查陆地样线110条和水系样线43条,采用样线法调查记录植被类型、植物种类和分布位置,结果表明:森林植被为保护区最主要、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可划分为6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10个群系组21个群系,主要由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丛、草甸和沼生植被组成,基本查清了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状况,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以促进其向顶级森林群落顺利演替.
推荐文章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分析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建设现状
生物多样性保护
管理
发展对策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分布现状
自然保护区
人类活动
分布现状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研究
来源期刊 林业与生态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塞罕坝保护区 植被类型 植被型组 植被型 群系组 群系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林业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359
页数 6页 分类号 S75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20/j.cnki.hjfor.2015.007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建华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4 44 4.0 5.0
2 郝敏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塞罕坝保护区
植被类型
植被型组
植被型
群系组
群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业与生态科学
季刊
2096-4749
13-1425/S
大16开
198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5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86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