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提高薰衣草种子发芽率,研究了赤霉素和温度等外部因子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均对薰衣草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增高。300 mg·L‐1 GA3浸种8 h最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提高发芽势,缩短发芽时间,促使有活力种子发芽率达到94.77%。15℃温度环境下,薰衣草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25℃和30℃。破除薰衣草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发芽的较优处理方法是15℃条件下利用300 mg·L‐1 GA3浸种8 h。
推荐文章
赤霉素对柳叶马鞭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柳叶马鞭草
赤霉素
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
温度及赤霉素对马齿苋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
马齿苋
种子
赤霉素
温度处理
发芽率
不同温度、GA3和NaCl处理对狭叶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狭叶薰衣草
GA3
NaCl
温度
种子萌发
赤霉素和乙烯利对桑树杂交组合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赤霉素
乙烯利
桑树杂交种组合
种子
发芽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度和赤霉素对薰衣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来源期刊 黑龙江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薰衣草 种子 休眠 赤霉素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67.23+9
字数 26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2/j.issn1002-2767.2015.08.01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乃伟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1 38 4.0 6.0
2 李和平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6 62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9)
共引文献  (11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薰衣草
种子
休眠
赤霉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农业科学
月刊
1002-2767
23-1204/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6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3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312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