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SPN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随访资料.结果:43例SPN中,女性35例,男性8例,年龄9-69岁,平均年龄36.25岁.肿瘤位于胰头10例,胰体尾部24例,胰腺周围9例;肿瘤大小直径3-17cm,平均为6.5 cm,切面囊实性.组织学特点: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假乳头状结构或实体片状结构.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核圆或卵圆,异型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Vimentin、β-Catenin(核)、CD10、Cyclin D1和PR多为弥漫阳性,而CK-Pan、Syn多为灶性阳性,Ki-67大部分病例示增殖标记<5%,仅1例为30%.随访40例,中位随访时间61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SPN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临床生物学行为表现缓慢发展过程.组织学上具有相对特异性的表现,免疫组化联合应用Vimentin,β-Catenin,CD10,Cyclin D1和PR等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推荐文章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胰腺
诊断
治疗
预后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10年病例的临床分析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诊断
治疗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
胰腺
实性假乳头状瘤
诊断
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诊断价值
计算机断层扫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43例临床病理观察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肿瘤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3-917
页数 分类号 R73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188/j.1671-8852.2015.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燕凌 湖北省中山医院肿瘤内科 17 56 5.0 7.0
2 孙建海 湖北省中山医院肿瘤内科 20 63 5.0 7.0
3 晏菲 湖北省中山医院肿瘤内科 12 25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