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戴望舒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派"诗人的创作中生成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思绪、心态以及艺术化的"姿态".这使诗人们的诗歌以其艺术形式内化了心灵体验和文化内涵,从而把诗人所体验到的社会历史内容以及所构想的乌托邦远景通过审美的视角和形式的中介投射到诗歌语境中,使现代派诗人心灵的主体性获得了形式的审美性的支撑.诗人们在诗中呈现出的诸种"姿态"正兼具"心灵"与"形式"的双重意义.本文选择了"独语"和"问询"作为切入现代派诗人艺术姿态的具体视角,辨析"姿态"中"有意味的形式"和"形式化的内容"的统一,最终试图揭示现代派诗人的艺术姿态背后所隐藏的"深沉的意义".
推荐文章
鲍勃·迪伦:缪斯迷狂下的现代派诗人
鲍勃·迪伦
象征主义
垮掉派
现代意识
被放逐者的悲情——台湾现代派小说中的乡愁意识
现代派小说
乡愁意识
自我放逐
游荡者
对日本现代派建筑师传统策略的理解(下)
传统策略
感性
作者参与
创作主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现代派诗人的艺术姿态
来源期刊 思想与文化 学科
关键词 中国现代派诗人 姿态 心灵 形式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揽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7-283
页数 17页 分类号
字数 1079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晓东 北京大学中文系 73 157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现代派诗人
姿态
心灵
形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思想与文化
半年刊
16开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