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短时受精与传统过夜受精对体外受精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于本中心接受短时受精及传统过夜受精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患者。短时受精 IVF 组共131周期,传统过夜受精 IVF 组共129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受精、胚胎发育及临床妊娠情况。结果:短时受精 IVF 组与传统过夜受精 IVF 组患者正常受精(2 PN)率(68.44%vs 68.23%)、(0 PN)率(21.57% vs 21.99%)、(1 PN)率(6.01% vs 6.08%)、(多 PN)率(3.97% vs 3.70%)、受精率(85.24% vs 85.21%),卵裂率(96.65% vs 97.21%)、临床妊娠率(46.85% vs 44.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短时受精 IVF 组胚胎利用率(83.45% vs 77.23%)较常规过夜受精 IVF 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短时受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卵子利用率,改善胚胎质量从而提高胚胎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