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BCC_CSM)的汛期回报试验数据集,评估了夏季中低纬度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夏季中低纬海温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且在低纬地区的预测技巧尤为出色.对太平洋、热带印度洋和北大西洋这三个关键区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模式对不同海区海温的预测能力有所不同.其中,模式对夏季北太平洋海温及Ni(n)0 3.4指数表现出显著的预测技巧,对热带印度洋、北大西洋海温及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海温模态(Indian Ocean Basin-wide Warming,IOBW)也表现出一定的预测技巧,而对北大西洋海温三极子模态(North Atlantic Tripole,NAT)的技巧相对较低.研究发现,预测技巧与前冬的ENSO状态密切相关,当前冬位于ENSO异常位相时,BCC_CSM 模式对于三大海区夏季海温的预测技巧要高于前冬位于ENSO正常位相时,且对NAT指数也具有更高的预测技巧.前冬ENSO所处的位相对于该模式对夏季Ni(n)0 3.4指数及IOBW指数的预测技巧影响不明显.此外,该模式对夏季海温的预测技巧依赖于超前时间,预测技巧在大部分情形下超前1个月的预测技巧相对更高.
推荐文章
BCC_CSM气候模式对风暴轴的模拟能力评估
风暴轴
BCC_CSM1.1
气候模式
EOF
BCC_CSM对全球海表温度和混合层深度的模拟评估
模式评估
BCC_CSM
CMIP5
海表温度
混合层深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CC_CSM模式夏季关键区海温回报评估
来源期刊 大气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BCC_CSM模式 夏季海温 回报 评估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1-288
页数 18页 分类号 P462
字数 135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8/j.issn.1006-9895.1408.133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志海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19 269 9.0 16.0
2 封国林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66 1299 19.0 33.0
3 王阔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6 124 4.0 6.0
4 申茜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5 52 4.0 5.0
5 汪栩加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5 3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2)
共引文献  (306)
参考文献  (6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09)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6(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9(26)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2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BCC_CSM模式
夏季海温
回报
评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科学
双月刊
1006-9895
11-1768/O4
16开
北京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北京9804信箱)
2-823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3152
论文1v1指导